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介绍
(1)光伏发电原理
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光伏电站系统还应有限荷保护和防雷装置,以保护系统设备的过负载运行及免遭雷击,维护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 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
(2)组成部分
光伏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自动太阳能跟踪系统、自动太阳能组件除尘系统等设备组成。其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是: ⑴
太阳能电池方阵: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⑵蓄电池组: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a.自放电率低;b.使用寿命长;c.深放电能力强;d.充电效率高;e.少维护或免维护;f.工作温度范围宽;g.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2VDC;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DC。 ⑶充放电控制器: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⑷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 逆变器保护功能:a、 过载保护;b、短路保护;c、接反保护;d、欠压保护;e、过压保护;f、过热保护。 ⑸交流配电柜:其在电站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备用逆变器的切换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供电,同时还有对线路电能的计量。 (6)太阳能跟踪系统:太阳能跟踪系统是能够保持太阳能电池板随时正对太阳,使太阳光的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的动力装置,能够显著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国内自主知识产权、首家完全不用电脑软件的太阳空间定位跟踪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能够不受地域和外部条件的限制,可以在-50℃
至70℃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使用;跟踪精度可以达到±0.001°,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阳跟踪精度,完美实现适时跟踪,最大限度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该太阳能跟踪系统可以广泛的使用于各类设备的需要使用太阳跟踪的地方,价格实惠、性能稳定、结构合理、跟踪准确、方便易用。把加装了该太阳能跟踪系统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火车,以及通讯应急车、特种军用汽车、军舰或轮船上,不论系统向何方行驶、如何调头、拐弯,该自动太阳能跟踪系统都能保证设备的要求跟踪部位正对太阳!该太阳能跟踪控制技术属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46201.8 ,现已大批量投产。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大致可分为三类,离网光伏蓄电系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前两者混合系统。
A)离网光伏蓄电系统。这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应用方式。在国内外应用已有若干年。系统比较简单,而且
适应性广。只因其一系列种类蓄电池的体积偏大和维护困难而限制了使用范围。
B)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当用电负荷较大时,太阳能电力不足就向市电购电。而负荷较小时,或用不完电力
时,就可将多余的电力卖给市电。在背靠电网的前提下,该系统省掉了蓄电池,从而扩张了使用的范围和灵活
性,并降低了造价。
C)A, B两者混合系统,这是介于上述两个方之间的系统。
(4)太阳能发电的发展趋势
国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预测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世界光伏组件在过去15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近几年,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近40%,2004年全世界生产总量更达1000兆瓦。发展中国家印度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有50多家公司从事与光伏发电技术有关的制造业,其中有6个太阳电池制造厂和12个组件生产厂,年生产组件11兆瓦,累计装机容量约40兆瓦。本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发展包括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计划。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生产在欧洲、美洲、亚洲大规模铺开。美国和日本为争夺世界光伏市场的霸主地位,
争相出台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开发计划,如到2010年,美国计划累积安装4600兆瓦(含百万屋顶计划);日本计划累计安装5000兆瓦(NEDO日本新阳光计划)。
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其基础性材料单晶硅)的发展,2002年是1995年的6.6倍(增长5.6倍);其中日本2002年是1995年的15.3倍(增长14.3倍)。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一)光伏发电的现状
我国太阳电池的研究始于1958年,1959年研制成功第1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电池。1971年3月首次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第2颗卫星上,1973年太阳电池开始在地面应用,1979年开始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有2次跳跃,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电池生产线,使我国的太阳电池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个小厂的几百千瓦一下子上升到6个厂的4.5兆瓦,引进的太阳电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投资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家工业部委和国家大型企业。第二次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在2000年以后,主要是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际项目/政府项目的启动和市场的拉动。2002年由国家法改委负责实施的“光明工程”送电到乡和即将实施的送电到村工程均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由于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同时又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即廉价又清洁的能源选择。
近20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总体水平上我国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现为:
1.生产规模小。我国太阳电池制造厂的生产能力约为0.5~1兆瓦/年,比国外生产规模低一个多数量级
2.技术水平较低。电池效率、封装水平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
3.专用原材料国产化经过“八五”攻关取得一定成果,但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部分材料仍采用进口品。
4.成本高。目前我国电池组件成本约30元/瓦,平均售价42元/瓦,成本和售价都高于国外产品。
5.市场培育和发展迟缓,缺乏市场培育和开拓的支持政策、措施。
目前国内的主要太阳电池生产厂家主要有:(1)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生产电池、组件,年生产量为50兆瓦;(2)云南半导体器件厂,生产单晶硅电池,年生产量为2兆瓦;(3)保定应利太阳能组件厂,生产多晶电池、组件,年生产量为6兆瓦;(4)上海交大国飞太阳能电池厂,生产组件,年生产量为1兆瓦;(5)上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组件,年生产量5兆瓦。
(二)光伏发电的前景展望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取之不尽,清洁安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此外,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截止2004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交通、通讯、公共设施(如照明)、家
庭生活用电等。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加显示它的优势。我国目前尚有约30000个村庄,700万户,3000万农村人员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光伏市场潜力巨大。专家预测200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将超过300兆瓦。在今后的十几年中,太阳电池的市场走向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到2010年以前中国太阳电池多数是用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主流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沙漠电站和城市屋顶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的前景展望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取之不尽,清洁安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此外,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截止2004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交通、通讯、公共设施(如照明)、家庭生活用电等。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加显示它的优势。我国目前尚有约30000个村庄,700万户,3000万农村人员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光伏市场潜力巨大。专家预测200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将超过300兆瓦。在今后的十几年中,太阳电池的市场走向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到2010年以前中国太阳电池多数是用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主流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沙漠电站和城市屋顶发电系统。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和发电量预测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缺口增大,能源安全及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突出。但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二氧
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的实际状况出发,发展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的技术及产品是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要求。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在2005~2007年期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控制部件的产业化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太阳能是洁净无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发展方向。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和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廉价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可解决广大中西部无电地区居民的能源问题。专家预测,若光伏电池与城市和农村的建筑相结合,实行光伏并网发电,不但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而且会逐步改变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对克服我国能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