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肢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生活内容,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学习舞蹈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情感。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对舞蹈的理解很少,我做了一项调查,对舞蹈感兴趣的占80%,想学习的占60%,学习过舞蹈的仅占5%,如何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舞蹈知识并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且对舞蹈有自己的理解和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形体素质与舞蹈基本功是舞蹈大厦的“地基”,更是这座大厦的“外衣”
在实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形体素质与基本功有全面的了解。有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有的是从零开始,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在高中舞蹈教学中重要“美感及情感”的培养。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华。它讲究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外在美与学生的内在美。对于高中舞蹈学生“美感及情感”就更为重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舞蹈技巧、柔韧度一般,要想在众多舞蹈学生中胜出,靠自身的文化修养、知识丰富对舞蹈的理解,把握住舞蹈的情感,全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来表演,也是补充专业不足的方法。所以高中舞蹈教学更应重视对学生“美感及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
二、高中舞蹈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内部情态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修外,更不能忽视修内。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如何,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看来装扮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但却在人群中显得出众,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其实这就是他注意塑造自身形象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准确地塑自身形象,提
示自身的气质呢?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外表的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气质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纪,服饰和打扮局限的。气质美首先表现在丰富的内心世界。理想是内心丰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和目标,没有理想的追求,内心是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气质美的,品德是气质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人诚恳,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水平低下也在一定水准上影响着人的气质,有着高文化修养与高气质涵养的学生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是能被社会接受的人。
追求美而不误解美、亵读美,这就要求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人都要从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气质、美的德行与美的语言结合起来,体现出人格、气质、外表的一个完整的美好形象来。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转身教,贯穿整个舞蹈教学的始与终。
三、授课方法:“启发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1、语言启发式。从心理学上说,准确生动,艺术性的语言往往寓于情感色彩,起到沟通心灵的作用:从生理上说,它能促动人的神经兴奋强度,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舞蹈。例如:我在教蒙古舞跑马组合时,是这样启发学生的:马步音乐活泼,跳跃节奏欢快,表现蒙古族人民骑马驰骋草原矫健的形象,我们舞蹈时,动作要舒展粗犷、有力、情绪上要热情,奔放,经过这么启发,学生们心领神会,动作有了很大提升,教学效果很好,所以使用准确生动,艺术性的语言不但能启发学生想象力,而且能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功效。
2、联想启发。从民间舞蹈来说,首先要清楚舞蹈的特点:①自娱性,动作简单易学,能够成为群众性舞会。②即兴性。③稳定性。如汉族的“秧歌”、“腰鼓”、“蒙古族”的“弦马”锅庄、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民间舞是人民群众的结晶,永不枯竭的舞蹈源,懂得理论知识后,更重要的是行动上去实践。舞蹈基训是单调和枯燥的,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
能够提升和启发学生去实行联想,同时通过优美、抒情的音乐伴奏,使学生在基训时不会感到单调乏味。
3、观摩启发式。安排学生观摩一些演出,看看录像,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舞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试作总结,以后我会更注重对有舞蹈天分的学生的培养,在教学中持续巩固,加深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舞蹈方面,提升他们的技能、技巧和音乐艺术素养,对具有音乐才能和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其充分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