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重大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

浙江省重大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

来源:爱站旅游
圆圈 渺江右J-: 千学 2013年第1l期 文献著录格式:林云彪,杨金云,王荣洲,等.浙江省重大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1384—1386 浙江省重大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 林云彪 ,杨金云 ,王荣洲 ,李艳敏 ,薛惠明 (1.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杭州 310020;2.龙泉市植物检疫站,浙江龙泉 323700)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柑橘黄龙病、扶桑绵粉蚧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生与防控情况概述,分析外来 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的必然性与防控持续性,提出加强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加快建立健全植 物疫情早期监测预警系统,创新建立植物疫情封锁扑灭补偿救济机制3大对策。 关键词: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浙江 中图分类号:S 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3)11—1384—03 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全面开展了农业植物 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和防控工作,查明柑橘黄 温州瓯江以北橘区。2004年调查结果,乐清、永 嘉、瓯海、龙湾、青田、莲都、松阳、云和、景 龙病、扶桑绵粉蚧(棉花粉蚧)、黄瓜绿斑驳花叶 病毒病等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 外来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落实防控措施,将“部 门行为”提升“政府行为”,建立健全“政府主 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联防联控,监督检查, 年度考核”工作机制,组织重大农业检疫性有害 宁、龙泉、庆元、温岭、玉环、路桥、黄岩、仙 居、临海、椒江、天台、三门等20县(市、区) 185个乡镇(农、林场)发病面积达10 667 hm , 显症病株187.1万株;柑橘木虱有温州、台州、 丽水、金华、宁波、衢州等6市39个县(市、 区)发生分布,最北位于奉化市,为29。47 N, 与1982年相比北移1。02 。柑橘黄龙病疫情形势 生物监测与防控,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取得 了显著成果。 1 概况 相当严峻,发生区的文旦、温州蜜柑、高橙、本 地早、早香柚等品牌生产已经遭受严重危害。 2006年,柑橘黄龙病在温州、台州、丽水、宁 1.1柑橘黄龙病 波、金华等5市26个县(市、区)陆续发生, 与20世纪80年代温州瓯江以南橘区发生的疫情 相比,其分布范围更广,危害程度更重,已经严 重影响了温州、台州和丽水等地区柑橘生产,亦 对全省柑橘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 1981年在温州苍南、平阳、瑞安、文成等4 县市局部地区发现的柑橘黄龙病到2000年被基 本扑灭。2000年初在乐清市石矾镇桠柑果园确诊 发生柑橘黄龙病,宣告浙江省柑橘黄龙病已入侵 收稿日期:2013-09—15 作者简介:林云彪(1959一),男,浙江温岭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植物检疫工作。E—mail:zjpqs@21en.corn。 为百丛540,570和460头,6月5日、25日播处 秧龄20—30 d为适宜,既有利于减轻“两迁”害 理峰期分别出现在8月8日、9月28日和9月5 虫田间发生基数,又有利于蜘蛛种群数量增长,有 利于单季稻超高产栽培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J].上海科技出版 社.1995. 日、10月13,其峰值分别为百丛360,630头和 290,640头。 适当推延播栽期有利恢复生态调控能力,综合 评估单季稻播期以5月底6月初为宜。综合单季稻 两虫一蛛间关系、播栽期3个处理“两迁”害虫 变动规律,以及实产测定结果,结合品种特性和常 规播栽期习惯分析,认为中浙优1号等超级稻播期 以较常规播期推延5—10 d,即5月底6月初播种, [2] 王华弟.粮食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北京:中国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l,216—352. (责任编辑:吴益伟) 云彪,等:浙江省重大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控胁。在浙江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各地积极推 行“治虫防病”和“挖治管并重,综合防控”策 封锁控制扑灭。 1.3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 田园 植物和阻断食料,及时清除销毁,清洁田园环境, 略,落实“一户一宣传”,发动广大橘农“坚持 挖除病树,突出防治木虱,突出种植无病种苗”, 推广应用“三防”(春防、夏防和秋冬防)“五 关”(种苗检疫关、疫情普查关、病株挖除关、 浙江省2011年7月首次在温岭、乐清部分西 瓜地上发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疑似疫情,送经 中国检科院检测确诊。浙江省农业厅及时发出 《关于开展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专项调查的紧急 通知》,并在温岭市组织召开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 毒病现场培训会,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普 木虱防治关、健身栽培关)综合治理技术的成功 经验,‘新发现柑橘黄龙病的龙泉、云和、景宁、 永康、武义、东阳、缙云等7县市零星疫点陆续 被铲除。2012年丽水、温州、台州、宁波等4市 19个县(市、区)共设立柑橘黄龙病监测点168 个,监测面积5 133 hm ,发病面积3 844 hm , 比・2011年同期减少17.7%,比历史最大发病面 积降低64%,病株数129 817株比201 1年减少 10.0%,比历史最大发病株数降低93%,病区果 园平均病株率0.34%,继续达到病株率控制在 1%以下的防控目标。在全力推进柑橘黄龙病防 控工作的同时,保持了全省柑橘生产持续稳定 发展。 1.2扶桑绵粉蚧 浙江省2009年10月首次在武义县发现扶桑绵 粉蚧,后在云和县、杭州市下沙开发区并追源到余 杭区乔司镇朝阳村园林基地有扶桑绵粉蚧发生,发 生面积5.7 hm 。至今先后在杭州市区、余杭、萧 山、临安、武义、婺城、浦江、兰溪、金东、云 和、龙泉、海宁、慈溪(杭州湾新区)等13个县 (市、区)发生,发生面积超百亩。初始虫源主要 是随花卉苗木调运传人,房前屋后寄主植物上发生 居多。几年来,各地对发生区域组织统一药剂防 治,对庭园花卉采取分头指导及时扑灭的方法,防 效良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海宁、浦江、杭 州湾新区疫点被扑灭。全省设立扶桑绵粉蚧监测点 160个,落实专人实施全程监控,做好疫情监测预 警,监测面积达2 200 hm 。目前调查重点一是常 不用药(或失管)的寄主农作物、园林植物和其 他植物,如房前屋后种植的芝麻、南瓜、番茄、枸 杞、马齿苋、棉花、木槿、苍耳和扶桑等嗜好植 物;二是港口、交通沿线、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 品加工厂、花卉苗木基地等高风险区域绿化、绿篱 和杂草植物。各地依法加强植物检疫监管,一旦发 现疫情,坚持“依法、科学、坚决、稳妥”的处 置原则,对栽培作物进行药剂防治灭虫,对荒芜闲 置地带非栽培植物用杀虫剂加草甘膦,消灭害虫和 过渡寄主植物,特别是在害虫生长季节要铲除嗜好 查。全省累计普查西瓜面积38 100 hm ,24个县 (市、区)发现疑似疫情,抽样送检疑似样品92 份。经检测确诊,建德、桐庐、镇海、慈溪、余 姚、奉化、温岭、三门、椒江、路桥、乐清、海 盐、武义、义乌共14个县(市、区)发生该疫 情,累计发生面积253 hm 。以温岭、三门、乐清 三市(县)发生危害最重。2012年全省设立监测 点140个,监测面积达4 638 hm ,全年有14个县 (市、区)发病573 hm ,新增萧山、南湖、青田、 定海、普陀5个县(市、区),而桐庐、镇海、慈 溪、余姚、奉化5个县(市、区)采取作物轮作, 不再种植西瓜,没有再发病。此病主要是西瓜砧木 种子带毒染病。2012年全省防控面积达9 001 hm , 各地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发生危害严重性、防控重要性 和可防可控性,着力提高广大瓜农防控意识和防控 技术水平;加强检疫监管,强化种苗源头检疫,进 一步健全种苗来源、繁育、销售登记监管档案,增 加对繁育、调入种子种苗的抽样检测,严防带毒种 子、种苗流人,切断人为传播途径;落实以清园消 毒为重点,清除销毁田间病株残体。2013年该病 发生危害仍局限于局部地区个别地块,应急处置措 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扩散蔓延和危害损失。 2 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国际化的迅速发 展,从省外、国外传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频率提 高,这既是自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人为活动引起的 后果。据历年调查和分析研究,如柑橘黄龙病主要 由柑橘接穗(高接换种)、苗木带菌和柑橘木虱传 播,扶桑绵粉蚧主要随花卉种苗携带传播,黄瓜绿 斑驳花叶病毒主要是西瓜砧木种子携带和嫁接西瓜 苗传播。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 日益突显,无论人们采取多么严厉的措施,它总是 会进来的,还是会引起诸多问题。 圆 澎江学J-:种学 2013年第11期 3对策 3.1 加强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 广泛利用报纸、小册子、横幅标语、网站、电 视和电台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宣传培训,提高社会 公众对植物疫情的认知,获得配合和支持,这是做 好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低密度下监测与防控技术方 案和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此,2007年国 家农业部《关于印发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 案的通知》和2010年国家农业部《农业植物疫情 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各级植物检疫 机构要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 监测与防控相关的知识、信息及动态,组织发动社 会公众参与,一旦发现,及时向有关植物检疫机构 和人员报告可疑疫情,为近年组织全国植物检疫宣 传周活动,以及浙江省在小面积、低密度下发现扶 桑绵粉蚧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提供了广泛的群 众基础、技术支撑和法制保障。而在全力推进柑橘 黄龙病防控实践中,“一户一宣传”,做好“一坚 持二突出”防控措施落实,为避免因黄龙病危害 出现柑橘生产大起大落局面,确保了柑橘产业可持 续发展。 3.2 加快建立健全植物疫情早期监测预警系统 一般而言,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从传入到发现 的时期越短,越易控制扑灭。为此,建立外来检疫 性有害生物信息网络,并赋予早期监测预警功能, 预测潜在的和新的入侵地点,或为一个地区或地点 预测新的入侵生物,并事先提出适当的反应和应急 方案。近年基于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潜在危害性和 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需要,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研发 系列《监测技术规范》《防控技术规程》,对防范 植物疫情的传入和危害,对其作出快速反应和采取 应急防控措施,组织协调相关植物检疫机构进行全 过程管理,包括采取预警、国境口岸检疫预防、国 内早期监测、清除、控制与恢复措施、关键点控制 预防体系等,以期将其根除或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 内。当然首选清除行动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 不同的物种采取不同的办法,加以有效阻截消灭。 3.3 创新建立植物疫情封锁扑灭补偿救济机制 植物疫情封锁扑灭是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和生产 安全的有效措施。疫情的处置不可避免地会直接影 响部分农户当前的农业生产,应采取适当的补偿救 济措施,帮助农户共同做好恢复性生产。浙江省柑 橘黄龙病防控,对挖除病树、防治木虱等工本适当 补助农户,以恢复生产取得良好成果,这有利于植 物疫情处置,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农业技术推广 和农民合法利益保障,有利于植物检疫监管工作的 可持续推进。但在更多的植物疫情处置中,缺少应 急防控经费和对责任不明的经济损失相关补偿救济 机制。如2013年初处理的带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西瓜砧木种子事件中,经营户销售种子种苗履行了 相关检疫手续,配合植物检疫机构复检,组织召回 问题种子种苗,协助疫情封锁扑灭,销毁带毒西瓜 砧木种子种苗和嫁接西瓜苗后,并先期赔偿农户损 失;而种植户由于受供应西瓜种子种苗合同违约影 响,不能按期播种或移栽造成间接经济损失严重, 提出要求赔偿。诸如此类事件,由于扑灭疫情需 要,而造成经营户和农户经济损失,除可以追究有 关责任方经济责任外,亟需建立国家植物疫情封锁 扑灭应急防控经费安排和补偿救济机制。 参考文献: [1] 林云彪,余继华,孟幼青.柑橘黄龙病及其持续治理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 郑婷,崔旭红,汪婷,等.饥饿对扶桑绵粉蚧存活率和产 卵量的影响[J].生物安全学报,2011(3):239—242. [3] 蔡明.辽宁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发生现状、防控措施及 成效[J].辽宁农业科学,2012(5):59—61. [4] 余继华,汪恩国.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4):370—374. (责任编辑:吴益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