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男女生人数基本均衡,学生总体比较调皮,活泼,上课气氡活跃。

其中男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敏捷性优于女生,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判断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以往成绩: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课程的学

习,尤其是计算能力较差,部分学生连小数的乘除法都不会。据了解,学生以前成绩不是太好,尤其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另外也存在着两级分化现象的现象。

3、学习习惯:约一半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

也很高。约有四分之一学生学习需要经常由老师督促。剩余四分之生学习较懒散、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上课开小差,抄袭作业等。做作业时不细心,导致作业中经常出现抄错数字或筒单计算出错的情况,没有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二、教材分析㈠全册书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9个单元,其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圆、分数除法、比和按比

例分配、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分数和运算、负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总复习。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个领域本册书共有6个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4个领域。全册教材内容如下

4

一、分数乘法三、分除法法六、混合运算四比和按比例分配七、负数二、圆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探索规律;整理与复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比例分配比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负数

圆的认识:國的周长;圆的面积: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和确定位置八、可能性九、总复习综合应用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物体位置的确定

可能性

各单元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研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了解三峡工程的投资与效益;选择上学路线。

㈡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2、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3、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昆合运算,解决问题)4、比和校比例分配(比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5、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解决问题。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⑵能合作探究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⑶通过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國,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矩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索國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圆的周长、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⑷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⑸能利用方格纸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⑹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出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7)能根据物体相对于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絨图

8)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数学思考

⑴经历解决分数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圆周长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进行有參理的思考,采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中藴涵的数量关系,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说明。

〔2)经历探索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感觉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与面积等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在察、猜想、试验、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青推理能力。

⑷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性质。3、解决问题

⑴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分数乘除法、比及比例分配、國的周长和面积等只是加以解决。

⑵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努力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了解解决间

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从事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⑶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对自己的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及有简单的评价、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经历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4、情感和态度

⑴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分数、圆、比等相关信息,主动参与探求这些知识的活动。

⑵能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克服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探索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⑶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乐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能发现学校过程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1、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课前的预习、听课、作业等数学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每项要求必须落实,形成一定的规范和习惯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推动新知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弄清知识间的脉络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掴动新知识的学习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桃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授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5、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班上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因此,不可能对学生一刀切。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分层次设计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四、课时安排。周次1

起止时间9.2~9.6

教学内容1.1 分数乘整数1.2 整数乘分数的应用1.3 分数乘分数1.4 练习一

1.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9.9~9.12

1.6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7 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8 练习二2.1 圆的认识(1)

5 课时数5

备注

2.2 圆的认识(2)

3

9.16~9.20

2.3 练习三2.4 圆的周长公式2.5 解决问题2.6 练习四

2.7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4

9.23~9.30

2.8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2.9 练习五

2.10 组合图形的面积2.11 解决问题2.12 练习六

5

10.8~10.12

2.13 整理与复习2.14 练习七2.15 读故事学数学3.1 倒数的意义及求法3.2 分数除以整数3.3 练习八

6

10.14~18

3.4 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3.5 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3.6 练习九3.7 问题解决(1)3.8 问题解决(2)

7

10.21~25

3.9 练习十

3.10 稍复杂的分数问题(1)3.11 稍复杂的分数问题(2)3.12 练习十一3.13 探索规律

8

10.28~11.1

3.14 练习十二3.15 整理与复习

5 5 5 6 8 5

3.16 练习十三4.1 认识比

4.2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9

11.4~8

4.3 练习十四

4.4 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方法4.5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6 用多种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10

11.11~15

4.7 练习十五4.8 整理与复习4.9 练习十六

4.10 修晒坝的经费预算5.1 认识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11

11.18~22

5.2 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5.3 练习十七5.4 比例尺(1)5.5 比例尺(2)

12

11.25~29

5.6 比例尺(3)5.7 练习十八5.8 确定物体的位置5.9 描述简单的路线

13

12.2~6

5.10 练习十九5.11 绘制校园平面图6.1 分数混合运算6.2 练习二十6.3 问题解决(1)

14

12.9~13

6.4 问题解决(2)6.5 问题解决(3)6.6 练习二十一7.1 负数的初步认识

4 5 4 4 5 4

15 12.16~20 7.2 用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7.3 练习二十二8.1 可能性(1)8.2 可能性(2)

4

16 12.23~27 8.3 练习二十三

9.1 负数、比和按比例分配9.2 分数乘、除法,分数混合运算9.3 圆

4

17 12.30~1.5 9.4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9.5 可能性9.6 练习二十四

3

18 1.6~期末复习考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