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治组评课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政治组评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主讲人:李明枝)

听了高一政治备课组李明枝老师和高一(14)班全体同学共同为大家呈献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课。不知大家对这堂课的印象如何?我个人认为,李明枝老师的这堂新课,至少有以下几点很值得高一政治备课组学习。 第一、高一政治课程时间紧,任务重,高一学生思维狭窄,层次浅而且方法死板,新课如何上,是每一位高一教师需要解决的话题,也是大多数刚从高三前线下来的教师需要思考和调整的话题。李老师的课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巧妙的过渡,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传授了学习方法。

第二、教材知识处理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节好课,必须要对原有教材知识进行深入钻研,并根据个人的教学风格重新处理。李老师打破原有教材的逻辑,把分配方式的具体表现领域作了详细的讲解,并以PPT的板书给学生做了概括总结,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各种分配方式的表现,然后再分析讨论这样分配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合理性,这样的处理本人认为是可以的。新颖的教材知识处理,会使人感觉耳目一

新,也会使学生有一种新课的感觉。

第三、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教师不再是过去主宰课堂的权威者,而只是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李老师在教学流程的安排上,充分考虑了让每个学生有自主参与的机会,允许他们自由发挥。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

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情境材料的选用非学用心。高中政治课教学,离不开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支撑教学,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李老师在导入和背景材料的选择上精心安排了学生所熟知的海尔企业的分配及学校食堂、路边小摊的分配方式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经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对本国企业的自豪感,同时也在分析领悟中学到了每个行业、每个劳动者取得

收入分配的方式。 第五、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点突显,难点得以突破。本课时的考试点是区分收入分配的方式,学生应掌握的是如何区分不同性质企业中的劳动者的收入是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显然,通过这堂教学合一的课堂模式,达成了既定目标,突显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不足之处: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因此我个人认为李老师的课堂上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点评上应多下点功夫,说话语速稍微过快,没有使用扩音器,后排听课声音较小,如果这些方面加以改善,这节课还会

更加完美。 总之,李老师的这节政治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恰当,教学效果明显。高一政治备课组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地学习,不满足于墨守成规,致力于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执笔人:王记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