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刘 勤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泸州646000)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改进措施前的100例患儿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比较。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12月采取改进措施之后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服务质量合格率及病区管理合格率等基本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儿科优质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工作更加有序,能使护士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团队建设科学化、人性化,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儿科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4.11.018 文章编号:1006-7256(2014)11-0039-02
儿科护理也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儿科护理风险大及操作难度高,更为了儿科护理繁琐的特殊性及护理人员欠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
[1]度始终得不到明显的提升。2012年1月以来,我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
间安排,可以使其更好地安排作息时间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依从性。对由于无法改变的原因而不能配合治疗护理时间表的情况,家长可以提前向护士说明情况,针对患儿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改善护理工作的被动情况。③主动提供护理服务,提升患儿满意度。儿科病房患儿多,周转快,常会出现新入院患儿等候床位的现象,为等候的患儿及家属主动送上1杯水、1句温暖的问候,缓解其急躁情绪,减少因为等候床位而引起的纠纷;在病房里,看到家属拿着暖壶,护士会主动接过暖壶,将打好的开水送至患儿房间等。④培养专业的护理团队:a.分层次使用护士,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层次护士的功能。新入职的护士打好临床技能基础,踏实完成患儿的基础护理,临床实践由专人带教和指导,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主管护士负责协调医生和护士、患儿和护士及护士之间的沟通,使病房工作顺利运转。充分发挥科研能力较强护士的带头作用,互帮互助完成科研文章撰写。有研究显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业务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层管理前,医生及患儿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护理失误率及投诉事
[2]
。b.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
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更为了给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让家属对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于2012年1月开始为期1
年的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改进措施,此次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在儿科病区中推行。选取2011年1~12月在改进措施前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5~11(8.76±1.33)岁;呼吸系统疾病49例,消化系统疾病32例,其他系统疾病19例。选取
2012年1~12月采取改进措施之后的100例患儿作女46例,年龄4~10(7.58±为观察组,男54例、1.29)岁;呼吸系统疾病48例,消化系统疾病32例,其他系统疾病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具体如下:①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家庭式病房服务模式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治疗与生活环境,家长的陪伴和鼓励可使其感到更加安心。②提高患儿依从性,提高护理效率。现在家庭就诊的患儿需求较高,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相对较差,经常因会客等原因延误护理、治疗时间,使护理工作被动,很多工作无法按计划完成,常需要交接班处理,因而存在一定护理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制订了详细的护理时间表,将其写入入院宣教手册中,在患儿入院时即进行详细介绍,使家属在了解住院期间的时
定期开展病房小讲课,掌握疑难病症的护理和临床护理新技术。开展标准化病历的研讨,使每位护士了解标准化病人的护理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服务、护士礼仪培训,请外资医院的护士介绍工作经验,进行色彩与穿衣等知识培训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注重提升护士修养。⑤医院提供充分有力的保障病房所需药品由中心药房统一配送,护士接到药后只需进行核对即可,节省了护士到中心药房摆药、取药的时间,真正做到了“让护士回归病房,把护士还给
39
c.护士综合素质培养:外请老师对护理人员进行高端
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第20卷第11期
患儿”。医院将投入资金补贴临床一线护士,增加夜班费,将护理费返还病房,提高护士待遇,稳定护士队伍。提升保洁员、配餐员、保安的质量,医院在保洁员公司、配餐员公司、保安公司中实施竞争,以寻找到人员素质最好、最能适应协和工作环境的公司来承担这部分人员外派任务,促使他们改革内部管理,提升人员派出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比较,有些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无法配合统计,对患儿陪护的家长配合进行调查统计。护理质量指标的护理工作是不间断延续性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工作关系。沟通有语言和非语言,语言沟通要注意礼貌用语,相互间的称呼,说话的语气、语调、节奏、语速、态度,学会控制情绪,抓住与患儿和家属交往的契机,尊重患儿,使用针对性的语言,挑选患儿及家长愿意听和能接受方式讲话,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其生活背景,学会不同需求者的沟通,善于运用语言的科学行与艺术性,并掌
[7]
握聆听的技巧。非语言沟通注意自己身体的姿势
和步态,运用自己微笑的表情和关注的目光适时恰当包括基础护理的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服务质量的合格率及病区管理合格率等基本指标,评价标准采用卫生部2012年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及计算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3]。
1.处理。计量资料采用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SPSS20.计数资料采用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2.1 结果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情况比较表1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情况比较 见表(%1)
。
组别n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1002764991
*
对照组
100
19
44
37
63
2. 注:与对照组比较,*
2 两组各护理指标比较P﹤0.05
表2 两组各护理指标比较 见表2(。
%)
组别n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服务质量病区管理合格率合格率合格率合格率观察组10097*
对照组
100
69
96*
*
64
9977
93*
64
3 注:与对照组比较,*
讨论
P﹤0.05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及儿科护理专业范围
的不断扩大,对儿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患儿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观察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早期干预、疏导,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
度,提高护理质量[4]。在儿科开展基于“优质护理服
务示范工程”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以来,护理人员的认识发生了较大转变,患儿满意度大幅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提升
[5]
。儿
科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对医疗资源有较高要求的群体,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故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尚需要不断地努力、创新、拓
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6]。
对患儿进行护理前后的护理沟通很有必要,大量40
地触摸,适时的投入和倾听。
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儿科护理人员必须
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有过硬的技术操作能力,有团结协作的意识,有自我释放压力的能力,才能达到患儿满意,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每位责任护士都受到过患儿的点名表扬,责任护士提高了服务的主动性,病房的红灯率显著下降。2012年,病房收到患儿表扬信25封,锦旗38持续质量改进的优质护理服务后,面,比上一年增加了近2倍。通过为期基础护理的合格1年实施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服务质量的合格率及病区管理合格率等基本指标均有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开展优质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之后,护理工作更加有序,能使护士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团队建设科学化、人性化,医院大力支持成为开展优质护理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林彦锋,徐正爱.儿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对提高整体护
理质量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09,30(2):114-115.
2] 谢红艳.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
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99-100.
3] 王惠.浅谈体态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哈尔滨
医药,2013,12(1):69.
4] 史冬雷.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6-47.
5] 于文凤.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
杂志,2013,19(9):111-112.
6] 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
[J].护理研究,2010,24(10A):2614.
7] 占琼英,周兰英,杨少强,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
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31-32.
本文编辑:王海燕 2014-01-05收稿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