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庄镇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督导检查情况公告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教育部教督【2008】3号)和《山东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方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鲁教督【2008】25号)等督导细则,更好地落实时庄镇中心中学《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总结近几年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时庄镇中心中学对各校的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现将全镇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成绩和现状 1、加强领导,认真安排
各中小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7号和省有关文件精神,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方面,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建立了校委会、学校管委会、各科室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努力开创全镇中小学体育工作新局面。 2、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小学校均按部颁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实际开设的体育课时达到了国家规定应开设的课时数。全面推行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组织学生开展一小时的课外活动,建立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机制,确
1
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健全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机制,建立了《标准》的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并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三好”和毕业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展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大赛,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和冬季长跑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外活动时间还给学生,走上操场,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促进了校园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3、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全镇各学校遵照国家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度。一年来,我镇中小学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有效确保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一是制定并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镇中心中学对学校的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卫生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完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卫生安全责任。
二是建立了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机制,制定了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了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三是投入资金用于学校卫生设施建设,学校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建设学校卫生设施,改善师生生活饮用水质量,使学校卫生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卫生设施基本达标。
四是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队伍的配备,提供人员和技术保障。
2
五是加强督查,定期督查学校卫生工作,发现卫生工作存在问题及时要求整改,有效确保了卫生安全工作的落实。
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均购买校方责任保险,降低了学校风险。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学校活动场地有的偏小(如:坊岭小学、大庙小学、薛村小学等),体育器材设施不足(完全小学普遍不足,二中、马中不足量),体育教学与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 2、由于受到教师编制的制约,师范类音乐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不足,制约了音乐活动的规范化发展。
3、由于编制和条件的限制,除中心校外,其余学校均未配备专职卫生人员。
正视不足,切实整改,确保学校体艺卫工作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认识。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切实把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摆在文化课同等地位,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落实。 2、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费投入,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学校体育专项经费在公用经费中的比例,确保学校体育经费的正常开支,确保学校体育场地正常维护,器材添置和体育教学教研,培训等项目的支出。 3、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人员队伍的建设,针对目前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人员偏少的状况,2009年招录教师时,加大用于音乐教师的选招比例,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在政府及卫生部门的支持下,逐步配备学校的专职卫生人员,确保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本需要。
2008年12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