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来源:爱站旅游
2009年第18期 (总第130期) 现代企业文化 MODERN ENTERPRISE CU唧RE NO.18,2009 (CumulativetyNO.1 30) 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王晶超 ,陈莉 (1.中共大庆市委党校;2.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311) 摘要:文章提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重点则是 扩大消费需求。而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让广大居民有能力消费;其次增强消费信心,采取对策措 施让居民消费无后顾之忧;再次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信心;消费环境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8—0004—02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和扩散,世界经 52%相比,下降了l7个百分点。而其他国家的同一指标大多在 济增长明显减速,中国经济也出现了明显困难,主要是外部需 70%以上。隐藏在这种不寻常的消费率背后的,实际上是财富分 求减少,出口严重下滑。但中国国内市场广阔,内需潜力巨大。 配结构的严重扭曲。资料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 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比例不仅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反而不断缩小。在1994 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分配比例为18:16:66,而到了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5年,这个比例变化为23.8:16.2:60.0,居民收人比重不断 一、提高消费能力 下滑。所以,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也就是提高居民的收人水平,特别是提高中 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  低收入者收入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让广大居民有能力消费。收入 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消费有制约作用,收人提高,消费就会增加。尤其是低收人群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当中应提高劳动报酬 体收入提高后,有很大一部分会用于消费。而目前,我国居民的 的比重,降低资本所得的比重,改变目前的初次分配资本所得 消费率很低,2007年消费率在35.4%,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 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在再分配当中提高居民收入的比 大幅下跌。我县草食家畜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并且长期处 在,畜牧业投资步伐放缓,畜牧生产规模扩大难。从目前生猪 于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突出,本县生产满足不了 生产情况分析,生猪生产持续增长这一趋势暂时不会改变,但 需求,经测算,有40%以上的牛、羊肉需要从外地调入,市场 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同比环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并且还会有 成本高。 定的下降空间,猪贱伤农的情况可能还会进一步加深。 一六、畜牧业生产情况预测 八、下半年努力方向 一从目前的生产和市场情况看,下半年,富源生猪产品产量 是要进一步培植和壮大畜牧龙头企业,从增加畜产品附 会大幅度增长,家禽规模化养殖进入较快发展通道,牛、羊等 加值方面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二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 草食家畜生产投资将会增加,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将进一步提 作,减少牲畜死亡;三是重点抓好生猪“三百”工程建设,提 高,但要全面完成年度畜牧业生产任务,还需加大科技推广力 高养殖小区和小区示范户建设档次,注重小区示范户畜牧科技 度。1~6月实现畜牧产值仅占年度任务的42.57%,生猪出栏仅 培训,使山区生猪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四是加大规模养猪、 占年度任务的49.61%,肉牛出栏仅占年度任务的49.35%,肉羊 规模养羊、规模养牛、规模养禽的扶持力度,以标准化养殖为 出栏仅占年度任务的46.65%,肉禽出栏仅占年度任务的 目标,提升规模养殖档次;五是进一步强化对大河乌猪核心群、 48.82%,时间过半任务没有过半。由于仔猪价格下跌,饲养母 扩繁群场的管理和扶持,选育提高大河乌猪品种质量,增加供 猪总量增长压力较大。 种数量,优化富源能繁母猪种群品质;六是要规范化完善建设 七、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好富源县的十余个万头乌猪养殖场,全面提高其生猪生产水平; 1.畜牧业生产和疫病防制投入不足,许多工作无法开展。 七是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生猪发展政策;八是要始终把畜产品 2.畜牧融资渠道不畅,养殖户贷款难,扩大生产举步维 质量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做好畜产品检验检疫,落实 艰。 国家畜产品生产追溯体系制度。 3.畜牧产业硬件设施差,装备落后,人才等软件建设还不 被投资者重视。 作者简介:张成方(1972-),男,云南富源人,富源县畜  4.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猪肉价格下跌趋势还存 牧局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一 一 ,重,降低国家收人所占的比重。着重提高中低收人者的收人, 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通过定额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措施,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 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减免税 的收入分配结构。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为低收人者减税和提供补 费等措施,积极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通过开发公 贴。如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i豆过税收、财政转移 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帮 支付等财政措施,把一些高收人人群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社会 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中央扩大居 收入,再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将集中起来的社会收入转移给收入 民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采取稳定、长期、有效的办法,促进 水平较低的个人。应大力促进就业增长,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 消费,重振消费信心。 长。提高居民收入的另一个重点要放在提高农民的收人上。要 三、改善消费环境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 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商品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要 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充分用足用好国家 针对影响扩大消费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消费的 惠农政策;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调整农村产业 硬环境和软环境。对那些有利于增加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 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要 投资力度,要加快以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改善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 移。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既能促进农村市场的发展, 又能消化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 多种措施,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居民 消费率分别提高10—15个百分点,达到55%和50%,接近改革以 来最高水平的1985年的56%和52%。如能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 着每年将有5万亿元以上的商品由投资和出口转为居民消费,就 可以让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闭 二、增强消费信心 目前广大居民的消费侮 不足。因为,一方面,我国的社会 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各项支出有增无 减,居民消费有后顾 沈。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 《 会保障绿皮书》中指出,1990—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由1510.2元增加到9421.6元,增JJi15.24倍;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田686.3元增加到4039.6元,增加4.89倍。与此同时,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加了l9.57倍和5.86倍,居 民卫生支出的增速远超出其收入增长速度。教育支出同样如此。 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在1990年时不足500元,到2004年就已经上 涨到5000多元,上涨了1O倍以上。我国目前的高房价也使中等收 人者和低收人者不堪重负。从2003年至今,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 普遍在两倍以上。而在许多城市,购买一套房,相当于吞噬掉一 个中等收入家庭数十年的全部收入。所以,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这是消除目前广大居民消费后顾之忧的关键。政府要加大 投人力度,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尽快建立健全城乡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 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等,减轻居民个人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 负担,消解百姓的后顾之忧,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 性,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已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 实体经济蔓延,使更多的企业受到冲击,企业的效益下滑,减 员降薪增多,居民收人增长预期明显下降。而且,金融危机尚 未见底,企业和居民抱有观望情绪,消费信心继续受挫。[31面对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使居民 增强对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从而增强消费信心。而就业可以 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人们既有一个相对安定、基本生活有保障的 现状,又有一个可以预期的良好前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就业者及其亲属基本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对于绝大多 数居民来说,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份比较 稳定的收入,就意味着就业者及其亲属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 所以,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居民出行条件。搞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居民文 化、休闲、旅游消费创造条件。适应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 升级的要求, 鼓励各方面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办好各级各类教 育,充分满足人民受教育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加快 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加快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 进农村消费。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 设施建设,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改善 农村商品流通方式和服务设施,加强对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和售后 服务建设,保障商品流通渠道畅通,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扩 大“家电下乡”服务范围,增加对农民的购物补贴。进一步扩大 “家电下乡”的品种,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销往农村的商品进 行补贴或低价销售,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 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要继续打击假冒伪劣商 品,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防止价格欺诈行为,让人民放 心大胆地消费。抓紧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质 量检验监测体系、品牌标识认证体系、社会监督举报体系、质 量监管责任体系、质量安全法规体系。凡是在市场出售的商品, 应能通过商标或电子标签,迅速查明该商品的主要信息,以便 于消费者的监督。加强市场准人监管,保障消费安全,促进消费 需求。严格市场准人制度,实行不合格食品,不安全商品退市、 召回、销毁制度,提高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水平。使广大居民放心 购买,安心消费。要倡导建立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形成统一、 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努力创造便捷诚信的消费方式, 通过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消费者通 过信贷消费超前实现潜在购买力,促进消费升级。目前我国消费 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是15%到2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消费信贷的比重可以提高到占整个贷款的30%左右,所以要重点 发挥消费信贷对普通大众家庭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德勇.扩大内需的“需”在哪里叩.中国经贸导刊, 2009。(3). [2]郑新立.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N】.经济日 报,2009-03-30. [3】严先溥.我国消费需求增长内在动力依然强劲Ⅱ】.宏观 经济管理,2009,(3). 作者简介:王晶超(1968-),女,黑龙江肇东人,中共大庆市 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陈莉,女,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 限责任公司政工师。 一3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