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376 25个必考的高考地理过程--10.爬升沙丘
形成过程
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2分),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2分),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2分)
【拓展提升】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和丹娘沙丘景观。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江心洲和丹娘沙丘分别是( ) A.河流侵蚀地貌风沙堆积地貌 C.风沙侵蚀地貌风沙堆积地貌
B.河流堆积地貌风沙堆积地貌 D.河流堆积地貌风沙侵蚀地貌
2.与雅鲁藏布江在图示区域的其他河段相比,关于丹娘沙丘所在河谷及河流流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道弯曲,平坦开阔,流速较慢 C.河道弯曲,狭窄陡深,流速较快
B.河道平直,狭窄陡深,流速较快 D.河道平直,平坦开阔,流速较慢
3.据材料,推测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及原因是( ) A.春季降水少,多大风 C.夏季降水少,风力小
B.夏季降水多,风力小 D.冬季降水少,多大风
4.丹娘沙丘是著名的爬升沙丘,图中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外力作用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1.B 2.A 3.B 4.C
1.【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江心洲是河流堆积地貌;丹娘沙丘形成在河流岸边,是枯水期时多大风,将河滩地的沙粒物质吹向岸边后,被山地阻挡,风力减弱而堆积下来,因此是沙堆积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与雅鲁藏布江在图示区域的其他河段相比,关于丹娘沙丘所在的地区河道弯曲,平坦开阔,流速较慢,利于泥沙在河床沉积,枯水期水位低时,河滩地的沙源物质丰富,在风力作用下被吹向岸边而形成的,A正确;河道平直,狭窄陡深,流速较快处不利于泥沙
沉积,河滩地沙源物质少,不能形成高大的岸边沙丘。BCD错误。故选A。
3.根据材料“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可知,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夏季降水多,河床水位高,河滩地裸露面积小,沙源物质少,夏季风力小。风沙沉积作用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根据材料“丹娘沙丘是著名的爬升沙丘”可知,丹娘沙丘是爬升沙丘,因此为C图,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天漠”是出现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沙漠。丹娘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河段北岸,连绵的沙丘构成沙海沿北坡向山顶方向延伸,是典型的“天漠”景观。沙丘所在位置明显高于河床,沙丘底部有明显的沙洲、河漫滩发育,河岸凸出。区域年内降水季节差异大,少雨季大风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沙海沿山坡爬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6.丹娘沙丘的沙源物质直接来自于( ) A.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答案】5.C 6.B
【分析】5.“沙丘构成沙海沿北坡向山顶方向延伸”、“沙丘所在位置明显高于河床,沙丘底部有明显的沙洲、河漫滩发育,河岸凸出。区域年内降水季节差异大,少雨季大风频繁”据C正确。此可推断,沙丘是少雨季的大风将河漫滩的积沙吹离,沿山体爬升过程中堆积形成,冰川作用的堆积物是颗粒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而且冰川多发育于高山顶部,向下流动,B错误。A错误。不是爬升过程,流水作用堆积体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也不会形成离岸爬升,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B.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B.冰川作用 D.人类活动
6.“‘天漠’”是出现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沙漠”,“有明显的沙洲、河漫滩发育”,由此可推断丹娘沙丘的沙源物质直接来自于流水推积,而不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正确,AC错误;问的是物质来源,丹娘沙丘出现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周边其它地区没有沙质物质,因此物质直接来源也不是风力堆积,D错误。故选B。
爬坡沙丘指在外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形成的沙丘。西藏定结地区的朋曲和协林藏布江河谷地带,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从山坡底部向上形成多个爬坡沙丘,沙粒来自河漫滩。某研究团队在该区内沿主风方向选择4个爬坡沙丘,从山坡底部向上依次编号为P1、P2、P3、P4,研究了爬坡沙丘的形成过程及粒度特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定结地区爬坡沙丘( ) A.丘顶以中砂和粗砂为主 C.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
8.四个爬坡沙丘平均粒径最大的是( ) A.P1
【答案】7.C 8.A
【解析】7.据图可得,丘顶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以细沙和中砂为主,A错误;据图可得,丘顶组成物的粒度中极细砂、细沙体积比小于迎风坡组成物的粒度,而中砂和粗砂体积百分含量大于迎风坡,故丘顶较迎风坡颗粒粗,B错误;据图可得,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中砂和粗砂比重小于丘顶,细沙比重大于丘顶,故背风坡中部较丘顶力度细,C正确;据图可得,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细砂比重最大,D错误。故选C。
8.由材料信息知,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漫滩。且四个爬坡沙丘分布由山坡底部依次向上。来自河漫滩的风沿着山坡爬升,随着地形抬升,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故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从山脚到山顶沙丘组成物的粒度越来越小,即P1平均粒径最大,P4平均粒径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美丽
B.P2
C.P3
D.P4
B.丘顶较迎风坡粒度细 D.背风坡中部以中砂为主
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图为丹娘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丹娘沙丘依山堆积高度呈逐年爬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风化作用
D.风力作用
10.丹娘沙丘依山“长高”的季节可能是 A.夏秋
B.春夏
C.秋冬
D.冬春
【答案】9.D 10.D
【解析】9.沙丘为风积地貌。故D正确。
10.依据材料可知,该处河谷冬季风力强劲,使沙尘从谷底向山坡爬升,风力减弱,沙尘沉积,形成爬升沙丘。故D正确。
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该河段爬升沙丘属于 A.洪积地貌 C.风积地貌
12.对该河段水文特征推测合理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 C.流量大,水流湍急 【答案】11.C 12.B
【解析】11.沙丘为风积地貌。该处河谷冬季风力强劲,使沙尘从谷底向山坡爬升,形成爬升沙丘,故选C。
12.该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汛期在夏季,水位的季节变化
B.夏季河流含沙量大 D.常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风蚀地貌 D.冰蚀地貌
大,排除A;此处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除C;青藏高原海拔高,地下水埋藏深,,对河流的补给量较少,排除D。该河段夏季流量大,沙丘缺乏植被保护,故夏季河水含沙量较大。
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成为爬升沙丘。读“雅鲁藏布江某河谷段等高线图及相应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3.该河段1月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无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慢
14.河道南北山地的山麓多爬升沙丘,其原因是( ) A.流水沉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沉积
D.岩石风化
15.该河段夏季降水主要集中于夜间,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夜间地面水汽冷凝 ①谷底盛行上升气流 ①河面蒸发带来丰富水汽 ①夏季风水汽含量高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答案】13.D 14.C 15.C
【分析】13.根据气候资料,该地1月降水少,气温低,河流结冰,河流径流量少,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含沙量较低,ABC错;河道多沙洲,沉积作用强,说明河流流速较慢。故选D。
14.爬山沙丘受流水沉积影响,应沿着河道分布,A错;岩石风化与冰川侵蚀形成的,低洼地区都有分布,不只在南北山地的山麓,BD错;山麓爬升沙丘,沙源来源于河道,由低处向高处运动,受山地阻挡沉积,C对。故选C。
15.降水不是由地面水汽冷凝而成,①错;夜晚,谷地降温慢,气温较高,携带大量水汽的河面气流上升,形成降水,①①对;夏季风水汽含量高,造成夏季降水多,并不是夜间降水多,①错。故选C。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游宽谷两侧山前。图示地区夏季云雾缭绕,降水较多,冬季为河流枯水季节,风力强劲。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
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及景观,该处河道较为弯曲。
(1)从该区气候与河谷的地形特点两方面分析丹娘爬升沙丘的形成过程。 (2)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简述图中318国道总体走向特点及T区域国道异常曲折原因。
【答案】(1)夏季多雨,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搬运作用强,从上游携带来大量泥沙;到达此处后,河道弯曲且变宽广,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沙洲。冬春干旱多风季节,水位下降,沙洲、河漫滩裸露,细沙被大风吹起,搬运到岸边;搬运过程中受到山体阻挡,风力减弱,搬运物质不断沉积,形成该景观。
(2)沿河流(河谷)分布。地势较低,气候温暖;靠近河流,水源较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3)走向特点:多沿等高线和河谷分布。T区域经过峡谷地区,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公路曲折可以降低路面坡度,便于行驶。
【分析】(1)该地区气候湿润,因此泥沙主要来自河流搬运和沉积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搬运和侵蚀能力强,导致河流从上游地区带来大量泥沙,河流含沙量大;而该河段地势高差小,河道变得弯曲且匡光,水流速度较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下来,泥沙沉积形成沙洲;冬春季节,河流水位降低,沙洲出露地表;冬春季风力较大,裸露出来的沙洲在风力的作用下,被搬运到岸边;在搬运的过程中,受到山地的阻碍作用,风力降低,携带的沙粒在山前堆积,形成该景观。
(2)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区域聚落具有沿河流分布的特征。该地区总体海拔较高,气候寒
冷,而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候温暖,且靠近河流,能够提供充足的工农业生产生活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河流能够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交通便利,因此人口在此集聚而形成聚落。
(3)从图中不难看出,318国道走向大致和等高线或河谷平行,主要原因是T区域经过峡谷地区,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公路曲折可以降低路面坡度,减轻工程难度,减少工程投资且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左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右图为“沙江”景观。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2)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
(3)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答案】(1)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2)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
强劲,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
(3)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增加
【详解】(1)雅鲁藏布江上游落差大,洪水期含沙量大。中游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许多沙洲。流域内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在河床上,形成辫状景观。
(2)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形成原因是在冬春干旱季节,受河谷地形影响,河谷中风力强劲,多上升气流。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强风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山坡上。受河谷两侧山壁阻挡,沙尘在山壁下沉积下来,形成沙丘向山壁爬升的状况。
(3)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不断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将裸露的沙尘吹动,扩大沙化面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